网站首页 > 手机测评 >
1149 8.3万件 NO:1
1299 5.5万件 NO:3
1099 5.0万件 NO:4
1299 4.5万件 NO:5
1099 3.4万件 NO:6

《300小时》长期测试: Moto X Pro

2015-04-12 编辑:千元手机 点击:0 A+

tags Moto X

开篇之前要简单聊一下笔者从功能机到智能机转变的一些经历。笔者其实面向智能机转变的速度还算是比较快的,记得那是iPhone 3GS的年代,因为对苹果手机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所以在中关村市场中面对琳琅满目的智能手机挑花了眼,一千元左右买什么手机好,当然那时候手机导购的嘴皮子就已经非常厉害了,最终选择了红极一时的神器——HTC HD2。拿到手里之后兴奋之情不予言表,在那时HD2的4.3英寸屏幕尺寸已经非常牛了。使用3个月后因为WP6.5实在逆天,换了iPhone4。自那之后主用的手机没有换过品牌,Android崛起了,朋友们纷纷从苹果换过去来换过去,只有我长情的在使用到现在——iPhone6 Plus。

IMG_1756

说实话对Android手机一直不感兴趣是因为觉得它的操作系统使用久了之后会变得越来越慢,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少令人深恶痛绝的BUG。入行三年有余,摸过手的Android手机不计其数,没有一款手机打动我。但从Moto X来到了编辑部之后,我有了想将SIM卡塞进去使用一阵的冲动,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年后,Moto X Pro特别突然的驾到编辑部,这次我想都没想就“切”了过来。一方面因为它的尺寸与我的iPhone6 Plus几乎无差,所以在上手前期不会产生太多落差,并且作为摩托罗拉回归中国后最大、最强的智能手机,Moto X Pro一定要把玩一下才对,毕竟功能机时代也算半个“摩托粉儿”呢,怀旧的情节还是承认存在的。

相信大家对于手机之家的《300小时》已经不陌生了,作为主要以长期测试为主的深度评测栏目而言,细致入微的评测的确对于一款手机来说是个考验。但是对于刚刚回归不久的摩托罗拉来说,它并不像这些年大家总碰到的品牌那样见怪不怪了。回归之后Moto在京东上的销量还是比较喜人的,现在“G、X和X Pro”三大系列已经聚齐,从1000元到4000元Moto算是铺满了,性价比用户和高端用户通吃的态势很像三星的“A、S、Note”。

QQ截图20150406224217

摩托罗拉回归中国市场,目前旗下手机可谓是多国混血。Moto=Google+Moto+Lenovo。现在手里的Moto X Pro虽然没有打上Nexus的Logo,但是两者外观由于太过相似,我们将其认为成同父异母并不为过。在智能机演变的多年,不仅厂商在不断成长,消费者和极客也在不断的升级。喜欢“折腾”的人都坚信Android才是王道,“原生系统”更是它们这群人的最爱。所以发烧友更喜欢买谷歌Nexus系列,体验原生Android和GMS(谷歌移动服务套件)服务,现在由于种种原因,GMS在国内的意义已经变得并不重要。所以既能享受原生Android,又在没有GMS的情况下进行本土化补充的,估计也只有Moto来充当这个角色了,这样的结果与它之前经历过的变迁有很大关系。

一个老厂牌在面对莫落后没有放弃,放下身段寄人篱下。最终进入中国公司帐下算是个不错的选择,面对日益壮大的中国市场,有个实力超群的新东家做支持,相信Moto以后的路会好走不少。

对于大与小的取决问题,这么多年笔者一直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有些人在智能手机开始发展到现在就一直寻找大屏手机,虽然便携度不高、单手操作便利性很差,但看着爽用着爽在这类人的心中占据主导,以至于不在乎那些不方便。另外一种人也就是真正带动iPhone6 Plus迅速成功的是习惯一个品牌,但一直再等待,等待大屏手机的出现,出了必买。大与小一直是朋友之间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从来就没得到过答案。我们之前在Moto X的评测中就已经赞叹不已了它的极致握感和较为优秀的单手操作体验。

IMG_1756

Moto X Pro 正面

屏幕尺寸变成5.96英寸的Moto X Pro与iPhone6 Plus的块头相差无几,可是屏幕尺寸却足足大出将近0.5英寸,这一切的原因在于屏占比。

IMG_1764

Moto X Pro 细节

IMG_1765

其实有Moto X的探路,我们对于接受Moto X Pro的难度也就并不大了,这就像iPhone6和6 Plus之间的差距一样,只是受众人群不同罢了。所以在外观方面,我们并不希望有过多的赘述。经过长时间的使用,Moto X系列那让人又爱又恨的听筒和扬声器设计再次给我们带来了困扰,那么就是在灰尘很大的北京环境中使用超过1周之后周边的缝隙中就是积满尘土和杂质。如过你对此很介意,那么恭喜你今后会为这事儿不停的抓狂。(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大家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Moto X Pro的背部沾染了指纹,这是在拍摄之前故意没有擦干净的。在数天使用时会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IMG_1757

Moto X Pro 背部

IMG_1758

Moto X Pro 细节

IMG_1759

Moto X Pro 细节

IMG_1760

Moto X Pro 细节

IMG_1761

Moto X Pro 细节

背部设计虽然与Moto X完全相同,但是在细节方面还是有着一处不同。那么就是logo的设计。Moto X不论木质还是塑料质地的背壳,logo部分均为镶嵌式,而Moto X Pro则采用跟Moto G相同的内凹式设计,姑且不说美与丑,但起码Moto X那样的logo会显得更上档次一些倒是笔者的第一感觉。

最后来说说购买,Moto的官网提供了多种线上购买渠道,其中只有苏宁易购显示无货状态。

QQ截图20150406222110

京东

QQ截图20150406222245

天猫

QQ截图20150406222311

苏宁

4299起价,最高售价4699元的区别只是存储容量,全网统拉近了电信4G用户与Moto X Pro的距离,没有了16GB在现在并不会给人浮夸的感觉,反倒不会给人苹果那样“没意思”的厌恶感,因为16GB现在来看几乎是没有用的存储容量版本了。

说了这么多,现在来总结一下吧。Moto X Pro在笔者看来是目前大屏Android阵营中一款不可多得好手机,喜欢高配置的人对它自然不会排斥,出色的握持和按键手感还有扎实做工使它更能深入人心。超过4000元的售价令它身处高端机的行列,与如今的iPhone6 Plus、华为Mate7和三星Note4竞争起来也没有任何压力。带着情节和优秀产品强势回归的Moto希望不是昙花一现。今后如果优秀作品不断,想必也算是昔日巨头起死回生的奇迹了。

《《300小时》长期测试: Moto X Pro》由 性价比高的手机原创提供,转载请注明 https://m.baijing8.cn/cepin/2638.html

上一篇:nubia Z9 Max魅族MX4拍照专项对比
下一篇:妥协市场/去高通化 三星Galaxy S6评测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9280线刷方法

9280线刷方法

三星sm-G9280锁屏密码忘记了怎么办1、第一种是忘记锁屏密码解锁办法。除了重新刷包或者wipe data外, 还可用adb来删除密码:手机连接电脑,不要打开数据连接,在充电模式下进行。在电脑上,解压adb.zip后,把adb文件(附件中)放在电脑C盘根目录下。2、若三星手机屏幕锁屏密码忘记,建议您参考以下内容:若设置的是图案/签名解锁方式,可使用绘制解锁图案/签名时设置的PIN码进行解锁。3、...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前景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前景

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1、人工智能带来了许多方便与创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在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某些重大挑战。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人才的技能升级。2、AI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3、技术的控制与监管:巴菲特的观点也反映出了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和监管。在人...

国内2月手机销量排行

国内2月手机销量排行

手机出货量暴跌,00后4年没换手机引热议,哪些品牌的手机有所逆袭?现在华为以及小米这些品牌的手机就有所逆袭,因为在前几年比较流行的手机就是vivo和OPPO,这些手机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经常一年出好几款新手机。国产品牌销售量较好的手机有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魅族等,外国品牌销售量较好的只有两款,分别为苹果和三星,特别是苹果手机,受很多年轻人喜爱,像一些电竞主播主要用到的就是苹果手机...

魅族双卡怎么设置方法

魅族双卡怎么设置方法

魅族note5手机怎么双卡切换上网1、魅族note5双卡切换流量方法如下:进入手机桌面设置选项。选择其中的双卡与网络选项。然后选择其中的SIM卡管理选项里的卡1或卡2。按照用户需求,选择卡1或卡2的流量开启开关是否启用。2、将手机打开,在手机主屏幕可以找到设置选项,点击进入。点击进入设置界面后,在设置界面中,找到双卡和网络选项,点击进入。在双卡和网络界面中,可以找到默认上网选项,点击进入。3、针对...

人工智能就业前景与方向

人工智能就业前景与方向

人工智能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何1、人工智能专业就业方向有很多,例如:机械制造、科学研究、工程开发、计算机方向、软件工程、 应用数学 、电气自动化、通信等。2、人工智能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有:科研机构(机器人研究所等)、软硬件开发人员、高校讲师等。3、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很不错,就业方向主要有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